弘扬中医药文化丨《中医药传奇》系列故事——伏羲
超过PV浏览 | ??发表日期:2024-07-25 |
话说甘肃天水古称陇西成纪,是当今中国第一大姓“李”姓的重要起源地,“娲皇”女娲、“飞将军”李广、唐太祖李渊等人的出生地,也是诗仙李白的祖籍。距今约6000多年年的上古时代,这里更是诞生了被尊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——“三皇”之一的伏羲。
素有“羲皇故里”美誉的甘肃天水,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,中华文明的发源地
历史上许多名人的孕育都非同凡响:李白是其母夜梦长庚星入怀而孕,民间称长庚星为“太白金星”,故李白字“太白”。伏羲的母亲华胥氏的怀孕更是传奇得很:一天,她去雷泽游玩,途中发现一个巨大的脚印。她好奇地踩上大脚印时,恍然间觉得被蛇缠身,于是便有了身孕。
相传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是母亲怀胎81年后生下的,因出生时须发皆白,故取名为“老子”,而华胥氏也整整怀孕12年,才生下了人首蛇身的伏羲。因雷泽是雷神的居所,华胥氏踩了雷泽的大脚印而受孕,百姓便认为伏羲是“雷神”之子,于是推举他为华夏部落的首领。
伏羲在母腹中待了12年,古时以12年为一纪,所以有人说“成纪”这个地名是为纪念伏羲诞生而来。
成纪诞生了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、女娲。相传他俩本为兄妹,大洪水后世界上仅此二人幸存。为了人类的生息繁衍,二人用山头上滚石磨的方法占婚,石磨重合在一起,二人顺应天命结为夫妻,发展成为后来的华夏民族。因此,成纪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。
造农具,教稼穑,改婚俗,创文字,任官员——伏羲是上古时的大发明家、改革家
伏羲的母亲是华胥氏,那他的父亲是谁呢?原来,伏羲是“三皇”之一的“燧人氏”之子。燧人氏发明了钻石取火,结束了先民“茹毛饮血”的历史。
伏羲和父亲燧人一样伟大。他教会百姓制造工具,结网捕鱼,驯养家畜,纺麻织布,缝衣御寒;创造初始文字,取代了“结绳记事”;发明陶埙、琴瑟等乐器,还创作乐曲;倡导男婚女嫁的婚俗,将血缘婚改为族外婚,结束了长期以来的群婚状态,使子女既知母亲是谁又知道父亲是谁。此外,伏羲还任命官员进行社会管理。
那么,是否可以说伏羲是官员的发明者呢?此外,依据伏羲文化的起源,中华文明史可能远远不止5000年。
相传,伏羲还创立了中华民族的图腾——“龙”,而我们被称为“龙的传人”正源于此。关于龙由几种动物组合而成,历来说法不一,其中一种说法是龙由“马首、鹿角、虾腿、鳄鱼嘴、乌龟颈、蛇身、鱼鳞、蜃腹、鱼脊、虎掌、鹰爪、金鱼尾”等组成。因龙文化世代传承、深入人心,今天仍有许多人认为,也许上古时确有其物,而不仅仅作为图腾而存在。
悟阴阳,合天人,组八卦,采药材,制九针——传统中医药学由此发轫
伏羲做部落首领时,人们已经迈出了深入探索自然的蹒跚脚步。对自然现象等诸事有不解之处,就去请教神一般存在的伏羲。每逢此时伏羲都认真对待,耐心解答。他常常仰观俯察,悉心揣摩,试图找出星移斗转、寒暑往复、万物荣枯及生老病死的变化规律。
那么,伏羲是怎样和中医药有了关联呢?传说当时有一种生有双翼、龙背马身的神兽,背上的斑点组成了一幅图案,因此物像龙又像马,故被人们称为龙马。伏羲见后颇感兴趣,便照着画出龙马背上的斑点图案,称为“河图”。此后又有白色的神龟负书出现在洛水,其书又被称为“洛书”。
伏羲根据对自然界的观察研究,悟出了“万物皆有阴阳”的道理,并依照“河图”“洛书”的符号和图案,演绎组合出了“四象”和“八卦”,用来概括天地间的万事万物,并且“八卦”还被认为是最早的文字符号。
伏羲八卦被称为”先天八卦”,以“阴、阳”组合变化成的简单符号“乾、坤、震、巽、坎、离、艮、兑”组成八卦,来代表“天、地、雷、风、水、火、山、泽”。为便于记忆,人们根据八卦中阴阳爻的组合形状编写了口诀:“乾三连,坤六断。离中虚,坎中满。震仰盂,艮覆碗。兑上缺,巽下断。”这样,就很容易记忆了。
伏羲的“天人合一”“阴阳合一”的整体观,奠定了古中医学理论的基础,其阴阳、八卦学说包含着朴素的唯物辩证法,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世界观、方法论和思维、处事方式,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。
甘肃天水横跨长江、黄河两大流域,植被茂盛,野生药材种类繁多。上古时候,人们生存环境恶劣,疾病时有发生。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,伏羲发现一些野菜、野果可以治疗疾病。通过不断尝试,他初步总结、归纳了一些常见植物的药用价值,形成了中国最早的中药学。
相传伏羲还发明了针灸术,即“伏羲制九针”:用石头磨制成石针,刺激人体经络、穴位治疗疾病。根据不同病情采用不同的针型,起到了不药而愈的效果。伏羲用草药治病,并发明针灸术,被尊为古中医药学、针灸学的始祖。
“三皇”聚齐,神农出世——教种五谷能饱腹,制造农具利耕耘。烧成陶器能储物,织布缝衣可暖身
距今约5000多年前,在今陕西宝鸡境内的姜水流域,有个烈山氏部落的女首领名叫女登。她怀孕一年零八个月后,生下个牛首人身的男婴。相传这男婴出生三天就能说话,五天就会走路,九天便长齐了满口牙。到三岁时,就已掌握了五谷的种植技术。成年后他身高八尺七寸,龙颜大唇,器宇轩昂。因智慧超群、多才多艺和乐于助人,被推举为部落首领——他就是与“燧人”“伏羲”并称为三皇的“神农”。神农以姜为姓,从母为烈山氏,从父号神农氏。
神农当上部落首领后,就教民众种植五谷,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农具,制作陶器,纺线织布。于是人们结束了饥馁相伴的游猎动荡,过上了不愁温饱、居有其所的稳定生活。神农被后世奉为农业之神,又因善于取火和用火,被尊为“炎帝”。
中药起源,源自神农——遍尝百草被封“药神”,遭遇意外终致殒身
上古时,人们以生食为主,经常因损害胃腹发生疾病,甚至因发生中毒而夭折,所以人们的平均寿命很短。神农为使百姓摆脱疾病困扰,就去跋山涉水寻找治病解毒的草药。他走遍了山山水水,亲尝了许多种植物,据传曾“一日遇七十毒”。因神农找到了许多攻毒祛病的草药,遂被先民们奉为“药神”。
经过长期的采药疗病,神农悟出了草药的性味关系,对不同病症采用不同的草药,为先民祛病疗疾。这样一来,就使许多先民避免了病厄和死亡。神农尝百草,可以说是中药的重要起源。
后来,随着中药知识的不断丰富,人们便开始记录下来。经过世代传承和积累,就由后人编纂出了《神农本草经》,这是一部中国最早的中药经典专著,学习中药学的教科书。
传说神农出生时除头和四肢外,身体其它部位皆可透视。他在尝百草时,受药物作用的部位就会变色,因此更容易了解草药的药性药效,并能在尝百草时,及时发现有毒的草,在中毒尚浅时及时处理。但凡事都有意外,神农终因平素积毒太多,加之尝了禁止内服的中药材“断肠草”中毒而死,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。
“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”——期待廓清“美颜”“滤镜”迷雾,看到她的素颜照、生活照
关于伏羲、神农的时代背景,除大量史料记载外,也能从一些重要的考古发现得到佐证。比如距今8000年——4800年的史前遗址“甘肃天水大地湾遗址”,研究显示这里在距今6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。该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、玉器,甚至还有彩陶。还出土了黍,即黏糯的黄米。可见,伏羲时期人们就不仅会烧纸陶器,还会种植粮食作物了。
此外,大地湾遗址还发掘出了大规模的房屋遗址,还有一处建筑面积达420平方米的宫殿式建筑。由此可见,伏羲时期的文明程度可能远比我们想象得高。
关于伏羲制乐器、作乐曲,也在考古中得到了佐证。在距今约8000年前的“河南贾湖遗址”中,出土了贾湖骨笛,证明在燧人时代音乐艺术就已经产生了。未来,期待有更多的考古发现,为人们展示更多关于伏羲、神农以及中医药起源的历史真相。
中医药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,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、日益强盛的重要保障。今天,随着中医药的不断传承发展,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们的欢迎,必将为全人类健康水平的提升贡献更大中国力量,续写更多中医药传奇。